知名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

主管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教育信息化论坛》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

jiaoyuxinxihualtzz@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 正文
《教育信息化论坛》由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文心出版社主办,我刊立足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科研,重点介绍国内外信息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传播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推广成功的国内外教育实践经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
《教育信息化论坛》
投稿邮箱:jiaoyuxinxihualtzz@163.com
咨询电话:

编辑在线: 1509529774

编辑微信:jyxxhltzzs

快捷链接
论文欣赏
基于MOOC+SPOC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2023-06-08 09:29:21 浏览量:246

基于MOOC+SPOC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朱春莲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1121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探索创新教学方式,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同时发力。 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资源开放、共享、互动、实时且方便的特点,将 MOOCSPOC相结合作为一种创新的“课程思政”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47-9324(2023)-0056-02                                                            


本文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基于 MOOC+ SPOL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和非师范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然后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选取原则和教学设计思路;最后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对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文旨在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将 MOOC与 SPOC相结合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在大学三年级的专业类和非师范类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第一篇:绪论。 第二篇: MOOC+ SPOC与思政元素设计原则。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设计案例分析。 第四章: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 MOOC+ SPOL的思政元素设计原则及实践案例。

一、引言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然而,由于专业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以及课程性质的特殊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完全落实。 近年来,高校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体系、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学方法等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注:本文所提到“育人”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 [自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与创新,在立德树人和“四个服务”中不断得到完善。] 然而,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优化;二是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认知;三是社会各界对思政课程缺乏了解;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五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 注:本文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并没有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得到完全解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并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实验课相融合。其中,以跨文化交际为例的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环境、提高国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中采用了 MOOC+ SPOC的教学模式。“MOOC+ SPOC”将 MOoC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课堂与互联网之间局限的“围墙”模式,实现了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线上资源共享和交互体验上的突破,更好地满足了学习者对个性化学习和多元化学习需求。] 但是这一方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二是如何优化 MOOC+ SPOC的“课程思政”模式。 因此本文基于 MOOC+ SPOT教学理念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教学实践,以期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一定帮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和非师范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大学专业类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而非师范类教学则是高等院校对非师范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因此,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及非师范类课程作为基础。 [1]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及非师范类课教学改革实践,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2]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等。 [3]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与非师范类课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通过“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来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4]此外,高校开设的专业类教学是大学生通过大学专业学习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使大学生快速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并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与非师范类课教学改革实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类和非师范类课程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

[5]此外,专业类课程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第一个平台,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我校在《经济思想史》的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类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又如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中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上讲话和重要文件,因此这些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有很大帮助。 [6]此外,我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专门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一门跨文化交际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培养他们对外国文化认识和了解。 因此,学校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依托开设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水平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学开设专业类课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让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该平台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性和非师范类教学为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所发生的各种交际活动中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特征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跨文化意识,二是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交际技巧和能力,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时表现出的基本态度,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心理结构、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在人们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对信息接收、理解与判断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时就会造成信息传输错误和信息接收不正确或误解,从而导致人际沟通中矛盾不断产生并最终引起冲突”。 [6]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跨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以及培养其解决跨环境下问题的能力。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旨在改变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传统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差异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7]由于在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又会受到学生自身水平与兴趣等方面因素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更具挑战性。 另外,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培养大学生对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不同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有比较深入了解并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而设计和开设。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跨文化交际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必须结合所选课程。 [1]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跨文化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其教学目标也涉及大学生“四个自信”、国际理解与社会责任等方面。 [2]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有:如何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对方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法律制度;如何处理不同国家之间因对传统习俗的差异而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评价和辨别国际上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3]在设计该课程思政元素时,首先需要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其次,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调整思政元素。 [4]因此,本文选择了以下四类思政元素作为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由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大量阅读、学习各种文化资料、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进行思政元素设计。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 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21-02-03. 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 张立 .20192020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3]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Desig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based on MOOC + SPOC —— Tak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Chun-lian zhu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the key link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lor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orts 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MOOC (large-scale open online learning, as a new teaching mo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 resources, sharing, interaction, real-time and convenience. Tak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SPOC as an innovativ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e, it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mooth" and silent " of the course content.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sign and practice


返回顶部